韶关:“6·26”国际禁毒日活动回顾丨携手共筑防毒长城
在第38个“6·26”国际禁毒日来临之际,共青团韶关市委员会联合韶关市禁毒协会、浈江区志愿者联合会、浈江区缘梦公益协会,在6月25日晚于步行街开展“禁毒宣传进万家”活动,将禁毒的警钟敲响在人们日常生活的核心地带。据统计,活动累计发放各类宣传资料800余份,每一份都如一颗颗种子,在群众心中悄然生根。
知识传递,筑牢“防火墙”。“这些跳跳糖、奶茶粉,甚至邮票……它们都有可能是毒品的伪装!”咨询台前,工作人员手持精心制作的毒品仿真模型,耐心讲解,引来过往群众驻足围观。那些看似无害的日常小物,竟暗藏致命陷阱,令围观者惊愕不已。一位带着孩子的母亲仔细听着讲解,表情凝重:“这些毒品居然伪装成孩子喜欢的零食,太可怕了!”现场公安民警和志愿者们通过案例讲解,揭示了吸毒对身心、家庭乃至社会的毁灭性链条,以此警醒群众珍爱生命,远离毒品。而精心制作的禁毒宣传手册、折页等资料则成为“流动的知识站”,志愿者们主动走向人群递上资料,并为群众耐心讲解,一位推着婴儿车的年轻妈妈在仔细听讲后,将手册放进包中:“带回去给家人看看,要让他们也提高警惕。”
寓教于乐,识毒“零距离”。活动现场设置的一系列互动游戏,让严肃的禁毒知识在轻松氛围中深入人心。在“禁毒保龄球”区,每个瓶身上都醒目地贴着一种毒品名称。参与者用力掷球,随着“冰毒”“摇头丸”等“毒瓶”应声而倒,孩子们兴奋拍手,志愿者们则借此机会引导孩子们要坚决对毒品说“不”,在无形中强化了青少年拒毒的理念。“VR摸球”则提供了震撼的沉浸式教育,参与者戴上设备,瞬间模拟置身吸毒后扭曲错乱的感官世界,眩晕、失控感扑面而来。一位刚体验完的年轻人脸色苍白,心有余悸:“太难受了,天旋地转,这感觉一辈子都忘不了……毒品,绝对碰不得!”活动虽已落幕,但禁毒宣传的脚步未曾停歇。专业民警提醒我们:“防毒不是一道选择题,而是一道关乎生命与未来的必答题。”新型毒品如鬼魅般伪装潜伏于日常,唯有擦亮双眼,以知识为盾,以警觉为矛,方能构筑起个体与家庭的坚实防线。当识毒、防毒、拒毒的意识和能力成为每个人的自觉,我们也将共同构筑一座坚不可摧的全民禁毒长城。与此同时,韶关市各县(市、区)也纷纷开展了内容丰富的禁毒宣传活动,普及禁毒知识,筑牢禁毒防线。
浈江区:6月25日,团浈江区委携手浈江区志愿者联合会和站南路社区,走进站南小学,开展了一场既有趣味又富有意义的禁毒宣传活动,活动现场,志愿者们通过悬挂横幅、布置禁毒知识展板、发放宣传手册等多种形式,生动地向同学们展示了新型毒品的种类、危害及其预防措施,帮助学生深入认识毒品的危害,切实增强自我保护意识。
翁源县:6月27日,团翁源县委联合县检察院在新江镇司法所开展禁毒法治宣传活动。此次活动通过多形式、接地气的宣传方式,向群众普及禁毒法律知识。活动现场设置法治宣传专区,工作人员通过悬挂横幅、设置咨询台、发放宣传资料等方式开展禁毒普法宣传。针对群众提出的法律问题,县检察院干警现场答疑解惑,帮助群众树立“健康人生、绿色无毒”的生活理念。此次活动是团翁源县委深化法治宣传教育的重要实践,通过“面对面”宣传有效提升了群众禁毒法治意识。
南雄市:6月26日,团南雄市委联合湖口中学开展了南雄市12355“护航少年梦·青春不‘毒’行”禁毒宣传活动。在活动现场展出仿真毒品模型,让同学们眼观六路、牢牢记住毒品的样子,学会精准识毒、科学防毒。通过趣味禁毒游戏与禁毒知识问答,让同学们快速掌握防毒小技能。通过这次活动,同学们深刻认识到了“毒”字的沉重,也明白了远离毒品、保护自己的重要性。
乳源县:团乳源县委联合县司法局、韶关市中级法院及省驻一六镇帮镇扶村工作队走进乳源中学,开展预防未成年人犯罪和禁毒宣传普法教育活动。此次活动以丰富多元的形式、生动详实的内容,为1700多名在校学生带来了一堂别开生面的法治教育课。活动现场,韶关市中级人民法院何辉英法官用案例,深入浅出地剖析了未成年人可能触犯的故意杀人、故意伤害、强奸、贩卖毒品等罪名的相关法律规定;随后由韶关市中级人民法院法官助理李振雷主讲禁毒宣传普法教育知识。此次活动有效激发了同学们的学法热情,增强了他们的法律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为构建平安校园、无毒校园,促进青少年健康成长营造了良好的法治氛围。